虎刺梅是大戟科藤蔓状多刺植物,学名Euphorbia splendens或E. milii. 原产于马达加斯加,是受欢迎的室内植物,热带地区种植于庭园。四季均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

茎稍攀缘性,分枝,可长达2米余。茎上有灰色粗刺,叶卵形,老叶脱落。花小,成对著生成小簇,各花簇又聚成二歧聚伞花序。外侧有两枚淡红色苞片,花小。苞片有黄色,也有深红色。

全株有毒不宜室内养殖,种植土壤中含致癌病毒和致癌物激活物质,且释放刺激性难闻气味,误食会有呕吐现象。虎刺梅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西部。中国有引种,各地广泛栽培。

其花全株有毒,白色乳汁毒性强。误食会有呕吐、腹泻现象。同时会释放出刺激性的难闻气味,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

因此,不宜室内养殖。虎刺梅全身有锐利的硬刺,而且分泌的白色乳汁有毒,接触后会使皮肤红肿奇痒。因此放置地点要注意远离室内活动多的地点,以免儿童碰着,刺伤中毒。虎刺梅花语:倔强而又坚贞,温柔又忠诚,勇猛又不失儒雅。给花卉爱好者一个忠告:虎刺梅花虽好,因其有毒,绝不可摆放在室内!

形态特征:虎刺梅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株高1-2m,多分枝,体内有白色浆汁。茎和小枝有棱,棱沟浅,密被锥形尖刺,刺长1-1.5(2.0)厘米,直径0.5-1.0毫米,常呈3-5列排列于棱脊上,呈旋转。

叶互生,常密集着生新枝顶端,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长1.5-5厘米,宽0.8-1.8厘米,先端圆,具小尖头,基部渐狭,全缘,叶面光滑、鲜绿色;无柄或近无柄;托叶钻形,早落。

花序2、4或8个组成二歧状复花序,生于枝上部叶腋;复序具柄,长4-7厘米;苞叶2枚,肾圆形,上面鲜红色,下面淡红色,紧贴花序;总苞钟状;雄花数枚;雌花1枚。

热带地区种植于庭园,四季均开花,在北半球冬季开花最盛,花形美观具观赏性。但是虎刺梅浑身上下都带“毒”,还会释放出刺激性的难闻气味,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因此,室内环境中最好不要摆放虎刺梅。

生长习性:自然花期为冬、春季,若温度适宜全年均有花可赏。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性喜温暖,不耐寒,耐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瘠薄。怕水渍,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则生长不良,甚至腐烂死亡。

虎刺梅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耐高温,较耐旱,不耐寒。以疏松、排水良好的腐叶土为最好。若冬季温度较低时,有短期休眠现象。

虎刺梅的繁殖方式:虎刺梅常用扦插法繁殖,在整个生长期均可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扦插成活率最高。选用疏松、排水良好的腐叶土作培养土,每年春季换盆。夏、秋生长季节需要较充足的水分,要及时浇水。冬、春季节若保持15℃以上的温度,则能连续开花。

如长期放荫蔽处则不开花。枝株过于拥挤茂密时,可在春季萌发新叶前加以修剪整形。扦插时选生长充实、成熟的茎段,剪成7-8厘米长作插穗,将插穗放在阴处晾干,使浆汁凝固。

或用草木灰把伤口封住,防止乳汁外溢然后进行扦插。扦插基质可用素沙或蛭石。插后放阴蔽处,保持基质潮润而不过湿,2-3天以后再浇水,每次浇水都不宜过冬。一般约经1个月左右便可生根。

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在早春、或晚秋(中午气最高不超过28℃、夜晚最低不低于15℃)生长旺季,剪下叶片或茎杆(要带3~4个叶节),待伤口晾干后插入基质中,把插穗和基质稍加喷湿,只要基质不过分干燥或水渍,就可很快长出根系和新芽。在晚春至早秋气温较高时,插穗极易腐烂,最好不进行扦插。

上盆管理: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