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别名:十样锦、剑兰、菖兰、荸荠莲,拉丁文名:Vaniot Houtt,鸢尾科、唐菖蒲属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其原种来自南非好望角,经多次种间杂交而成,栽培品种广布世界各地。

花茎高出叶上,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色、紫、白色、蓝等单色或复色品种。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生产国为美国、荷兰、以色列及日本等。

唐菖蒲为重要的鲜切花,可作花篮、花束、瓶插等。可布置花境及专类花坛。矮生品种可盆栽观赏。它与切花月季、康乃馨和扶郎花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品种有忧郁唐菖蒲、甘德唐菖蒲等。另茎叶可提取维生素C。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2.5-4.5cm,外包有棕色或黄棕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或在花茎基部互生,剑形,长40-60cm,宽2-4cm,基部鞘状。

顶端渐尖,嵌迭状排成2列,灰绿色,有数条纵脉及1条明显而突出的中脉。蒴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成熟时室背开裂;种子扁而有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唐菖蒲是喜温暖的植物,但气温过高对生长不利,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25℃,球茎在5℃以上的土温中即能萌芽。它是典型的长日照植物,长日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光照不足会减少开花数,但在花芽分化以后,短日照有利于花蕾的形成和提早开花。

夏花种的球根都必须在室内贮藏越冬,室温不得低于0℃。栽培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宜,pH值不超过7;特别喜肥,磷肥能提高花的质量,钾肥对提高球茎的品质和子球的数目有促进作用。

唐菖蒲的繁殖方法

分球繁殖:通常唐菖蒲经1年栽培后,1个母球会产生1~2个商品球及很多子球,经分级后,周长8cm以上的种球直接做商品进入市场,8cm以下的子球分3级进行再培养。一般大子球周长为4~8cm,中子球周长为2~4cm,小子球周长为2cm以下,不同级别分片栽培。

种球越小越能保持品种的遗传特性,但栽培年限较长。种球较大因已具备了开花能力,养分消耗过大,生产商品球质量不好。因此,在栽培中以中子球繁育商品球最好。值得注意的是商品球并非越大越好,以球形圆整饱满、球质较硬的商品球生产的鲜切花为好,高大而扁平,球质较软的种球生产的鲜切花质量不高。

中球和大球采用开沟点种法,沟深为球直径的3倍左右,株距按球径大小灵活掌握。小球采用开沟撒播法,子球多采用直接撒播法。下种前要施足基肥,但要注意肥料不能和球茎直接接触,播种后注意水分管理,出苗前不干不浇。为提高单位面积的鲜切花产量,在不影响采摘鲜花的原则下,行距应尽量缩小。

切球繁殖:某些珍稀品种,要迅速扩大繁殖系数的品种,可用充实饱满的商品球切割成2~4块,每块必须保证有部分根盘及完整充实的芽,来做子球繁殖。为防止种球腐烂,切面应用木炭粉或草木灰涂抹并立即栽植。 

组培繁殖:组培繁殖可更新复壮常规栽培品种,因为唐菖蒲长期的无性繁殖,品种混杂及退化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定期进行组织培养来脱毒复壮。花瓣及侧芽均可做外植体。

消毒接种后即可放入25℃、2000勒的条件下培养,通过诱导、继代及生根培养而获得小苗。小苗继续培养即可获得试管小球茎,试管球茎锻炼及经两年的种植后,长成母球,即是无毒的种球。

田间养护管理

苗期管理:当幼苗长到23个叶片期间,每7~10天浇一次水。苗高在25cm以上时,要及时进行根部培土,以防倒状。当小苗长至两叶片、孕蕾及开花后,配合浇水进行追肥。每次浇水都要进行中耕除草。

浇水排水:唐菖蒲不耐涝,在养护管理期间浇水不宜过多。在孕育花蕾开花前浇水一次,在花期过半时浇水一次,以免造成植株徒长,发生倒伏和影响开花数量。唐菖蒲不耐积水,要做好雨季排水工作,使水流畅通,及时疏通花坛内的积水,避免造成根茎腐烂。

施肥:唐菖蒲特别喜肥,磷肥能提高花的质量,钾肥对球茎品质和子球的数量有促进作用。在施足基肥的同时,应追施适量的磷钾肥,以利于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追肥应掌握好时间,以免造成植株徒长;在孕蕾期和生长中期结合浇水可追肥两次,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