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是菊科,大丁草属多年生、被毛草本植物。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顶端短尖或略钝,叶柄具粗纵棱,多少被毛;花葶单生,或稀有数个丛生,无苞叶;

毛于顶部最稠密,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总苞钟形,花托扁平,裸露,蜂窝状;花冠管短,花药具长尖的尾部;瘦果圆柱形,密被白色短柔毛;冠毛略粗糙,鲜时污白色,干时带浅褐色,基部联合。花期11月至翌年4月。

非洲菊原产于非洲南部的德兰士瓦,喜温暖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该种花花色丰富,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大而色泽艳丽,可被用于切花、盆栽及庭院装饰。

形态特征: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cm,宽5-6cm,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

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叶柄长7-15cm,具粗纵棱,多少被毛。

生长习性:非洲菊原产于非洲南部的德兰士瓦,中国各地常见栽培。非洲菊喜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生长期适温20℃-25℃,冬季适温12℃-15℃,低于10℃则停止生长。

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0℃的低温。喜富含腐殖质且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重黏土,宜微酸性土壤,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也能生长。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叶斑病危害叶片,叶上病斑散生,圆形或近圆形,有同心轮纹或紫褐色较宽的边缘,病斑上散生或聚生小黑点。病菌存在于发病叶片、叶茬,随风雨及分株繁殖而传播,高温高湿下发病严重。应及时摘除病叶及外层老叶,控制湿度,防止雨淋。定期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烯唑醇等药剂。

脚腐病:植株任何时期都可受害,但以开花期受害最重。由近地面的茎基部向下延伸到根部,组织变软,呈水渍状、没黑褐色、无臭味腐烂;植株叶片突然萎蔫或变为紫红色,拔起时病部易折断,最后根皮层常腐烂脱落,暴露出变色的中柱。

潮湿时,病部长有稀疏白霉层。高温多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重。应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栽培,避免过度浇水,最好采用滴灌;定期向茎基部喷灌烯唑醇等药剂。

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面上形成白色粉春斑,渐遍布叶面,最后叶片黄褐干枯。病菌随被害叶及叶残体越冬。通过雨水及气流传播常年发生,但以5-6月发病较重。湿闷密闭时发生重。

植株生长末期,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并烧毁,避免连作;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量,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强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发病初期喷洒硫磺胶悬剂、粉锈宁、烯唑醇等药剂。

病毒病:感病植株叶片产生褪绿环,个别病斑成为坏死斑。感病严重时,叶片变小、皱缩、发,花呈碎色,花朵变小,形,花色不,植株呈矮生状态。病市通过汁液、土壤线虫及丝子传播。

应注意田间卫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采用组培脱膏苗为母株,建立脱清母株基地;及时防治线虫、菟子等传毒媒介,进免汁液传毒;喷酒病毒A、病毒特等药剂预防或减轻病害的发生。

叶螨:叶螨多以成虫或若虫在叶片背面剌吸危害,初期叶面出现大量失绿斑点,严重时变为褐色,组织加厚,叶缘表面卷起。随花蕾萌动,螨虫转移于幼花瓣处危害,致使花瓣变褐,不能展开。在温室中常年发生。高温干燥时发生严重。发现螨虫危害时,喷酒克螨特、三唑锡、虫螨立克(爱福丁)等防治。

温室白粉虱:温室白粉虱体小,白色,成虫善飞,似小飞蛾。危害叶片造成褪绿、粘娄,提早脱落。分泌物诱发煤污病发生,影响切花品质。防治方法是诱杀成虫:利用黄色塑料板,涂上粘油,成虫具趋黄性,趋向黄板而被粘杀;啖洒扑虱灵、吡虫啉、爱福丁等药剂防治。

潜叶蝇:潜叶蝇成虫为一小苍蝇,幼虫黄白色,蛆状,较小。其危害主要以幼虫在叶片或叶柄内蛙成变曲虫道,虫道较均匀,两侧边缘有交替排列的粪便形成的黑条纹。由于破坏了叶绿素及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被削弱。

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大量落叶、落花、幼苗枯死、花蕾脱落,影响观赏价值。防治方法是黄板诱杀:成虫发生期,利用黄板诱杀,具体方法同白粉虱;药剂防治:喷洒阿维菌素、吡虫啉等防治。

植物文化

别名由来:非洲菊又名扶郎花,大朵红色非洲菊用于新娘捧花。据说20世纪初叶,位于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是一个盛产热带花草的小国。当地有位名叫斯朗伊妮的少女,从小就非常喜欢种茎枝微弯、花朵低垂的野花。

当她出嫁时,她要求厅堂上多插一些以增添婚礼的气氛。来自各方的亲朋载歌载舞,相互频频祝酒。谁料酒量甚浅的新郎,只酒过三巡就陶然入醉了,他垂头弯腰,东倾西斜。

新娘只好扶他进卧室休憩。众人看到这种挽扶的姿态与那种野花的姿态何其相似,不少姑娘异口同声地说:“噢,花可真像扶郎哟!”从此扶郎花的名字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