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美玉原产于南非开普省,现广泛栽培。露美玉的植株近似陀螺状,高2—2.5厘米,顶部扁平或稍凸起,近圆形。有淡灰棕、蓝灰、灰绿、灰褐等颜色。花由顶部中间的一条小缝隙长出,黄或白色,一株通常只开1朵花(少有开2—3朵),午后开放,傍晚闭合,可延续4—6天,花径3—5cm。花后易结果实和种子。

形态特征:3—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从对生叶的中间缝隙中开出黄、白、红、粉、紫等色花朵,多在下午开放,傍晚闭合,次日午后又开,单朵花可开7—10天。开花时花朵几乎将整个植株都盖住,非常娇美。

花谢后结出果实,可收获非常细小的种子。生石花形如彩石,色彩丰富,娇小玲班,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茎呈球状,依品种不同,其顶面色彩和花纹各异,但外形很像卵石。秋季开大型黄色或白色花,状似小菊花。全株肉质,茎很短。肉质叶对生联结,形似倒圆锥体。

有淡灰棕、蓝灰、灰绿、灰褐等颜色,顶部近卵圆,平或凸起,上有树枝状凹纹,半透明。花由顶部中间的一条小缝隙长出,黄或白色,一株通常只开1朵花(少有开2—3朵),午后开放,傍晚闭合,可延续4—6天,花径3—5cm。花后易结果实和种子。

生长习性:露美玉喜阳光,生长适温为20℃一24℃,春秋季节宜放在南向阳台上或窗台上培养,此时正是其生长旺盛期,宜每隔3—5天浇1次水,促使生长和开花。生石花的生长规律是3—4月间开始生长,高温季节暂停生长,进入夏季休眠期,秋凉后又继续生长并开花,花谢之后进入越冬期。

露美玉的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4-5月播种,种子细小,采用室内盆播,播种温度22-24℃。播后约7-10天发芽。幼苗仅黄豆大小,生长迟缓,管理必须谨慎。实生苗需2-3年才能开花。 春季开始生长时,原来的老植株逐渐萎缩并被新长出的植株所涨裂。

此时要减少浇水,保持盆土略干燥些,并忌直接向植株上喷水,以防伤口感染引起腐烂。入夏后移至室内半光处,避免强光直射,同时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并要控制浇水,才能使其安全度夏。

入秋后的管理:入秋后要逐渐增加浇水量,并施少量复合肥料,以利孕蕾开花。花谢后又要逐渐减少浇水,冬季更要严格控制浇水,以识持盆土干燥些为好。越冬期间要放在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在10度以上即能安全越冬,但最好将其放在室温15℃以上的房间。

生石花根系发达,故宜选用深盆栽培。盆土可用腐叶土4份、石灰质材料(贝壳粉、蛋壳粉、陈灰墙屑等)3份、河沙3份混匀配制。栽植不能过深,否则易引起植抹腐烂。繁殖生石花,采用播种和分株均可。

家庭繁殖:家庭繁殖露美玉,因需要的数量不多,可直接分栽从老株缝隙中抽生出的幼小植株。此法既简便易行,又可缩短繁殖时间。播种和分株繁殖。晚秋种子成熟后立即采种盆播,也可翌年5月中旬再播。种子细小,采用室内盆播,播后覆土宜薄,盆土干时应采取浸盆法浇水,切勿直接浇水,以免冲失种子。

播种温度:播种温度22-24℃。播后约半个月可出苗,出苗后让小苗逐渐见光。生石花每年春季从中间的缝隙中长出新的肉质叶,将老叶胀破裂开,老叶也随着皱缩而死亡。新叶生长迅速,到夏季又皱缩而裂开.并从缝隙中长出2~3株幼小新株,分栽幼株即可。

露美玉的园林用途:露美玉小巧玲珑。形态奇特,似晶莹的宝石闪烁着光彩,在国际上享有“活的宝石”之美称,适宜作室内小型盆栽花卉。生石花属有70—80种,常见栽培的有日轮玉(L.aucampiac);

福寿玉(L.eberlanzii);琥珀玉(L.bella)等。生石花外形和色泽酷似彩色卵石,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小型多浆植物,常用来盆栽供室内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