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树,又名多鳞白桫椤、蛇木 、兰盆笔筒树、笔桫椤、鳞片桫椤、山棕蕨、 山过猫心,为桫椤科白桫椤属的植物。 笔筒树茎干可达6米多,胸径约15厘米。 分布在菲律宾、日本、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成片生于林缘、路边或山坡向阳地段中,树干修长,叶痕大而密,异常美观。

1-笔筒树的作用:

笔筒树树形美丽,高大挺拔,树冠犹如巨伞,是蕨类植物中少有的种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园艺观赏植物。

其茎干上半部去髓干燥后切断可作为笔筒,既美观又实用,故名笔筒树。早期,人们会用它笔直的茎干来作便桥或工寮的支架;利用交结的气生根,制成蛇木盆、蛇木柱、蛇木板、蛇木屑等园艺用品,被用来栽培兰花。茎干末端幼嫩的髓心可以吃,嫩芽及嫩叶也可食用。可当中药材,将木质部切细,用蜜炒再煎服,可以止咳并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幼芽捣碎还能外敷瘫疽。

2-笔筒树生长习性:

本种喜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亦有散生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在中国布很广,从北纬18.5°至30.5°。最北的记录为四川邻水县,该地处四川盆地东,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高约2--4℃,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干湿季节明等特点。土壤多为酸性。繁殖桫椤没有花,也不结果实和种子。在它的叶片背面有许多孢子囊群,看起来像一个个黄色小点,里面长着许多孢子,它们就是靠这些孢子繁衍后代的。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落到土壤中,先萌发长成一个心脏形的绿色扁平的原叶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腹面生有假根,能独立生活。在原叶体腹面明端长着颈卵器,在它后斗生有精子器,所以又称“配子体”,当精子成熟后,可以借助许多鞭毛在水中游动到颈卵器里,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仍吸收原叶体上的养料,逐渐发育成胚,后长成一棵新的桫椤。

3-保护价值

笔筒树树形美丽,高大挺拔,树冠有如巨伞,是蕨类植物中少有的种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园艺观赏植物。大陆仅厦门一株,对研究大陆与台湾植物区系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4-保护措施

此株笔筒树,滨邻厦门大学校园,学生常来附近野炊,农民亦在此放牧,毁于一旦的可能性极大。虽然学校当局已用铁栏栅围护起来,毕竟范围大小,不足维护稳定的生态小环境。建议结合校园建设,扩大保护范围;组织力量观察记录生长发育周期情况,测定各项生态因子指标,为扩大栽培提供基本资料;进行孢子繁殖和叶尖组织培养试验,尽快培养出新的植株。广州、香港已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