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莉(学名:Fagraea ceilanica Thunb.):又名非洲茉莉、华灰莉,为马钱科灰莉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色。小枝粗厚,圆柱形;全株无毛。叶片稍肉质,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面深绿色,中脉扁平,叶背微凸起;叶柄基部具有由托叶形成的腋生鳞片。

性喜阳光,耐旱,耐阴,耐寒力强,在南亚热带地区终年青翠碧绿,长势良好。生于海拔500-1800米山地密林中或石灰岩地区阔叶林中。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等等地域。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粗生易栽培。

花单生或组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短而粗,基部有披针形的苞片;花梗粗壮,有宽卵形小苞片;花萼绿色,裂片卵形至圆形;花冠漏斗状;花药长圆形至长卵形;

子房椭圆状或卵状,花柱纤细,柱头倒圆锥状或稍呈盾状。浆果卵状或近圆球状,顶端有尖喙,淡绿色,基部有宿萼;种子椭圆状肾形,藏于果肉中。花期4-8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乔木,高达15米,有时附生于其他树上呈攀援状灌木;树皮灰色。小枝粗厚,圆柱形,老枝上有凸起的叶痕和托叶痕;全株无毛。

叶片稍肉质,干后变纸质或近革质,椭圆形、卵形、倒卵形或长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长5-25厘米,宽2-10厘米,顶端渐尖、急尖或圆而有小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叶面深绿色,干后绿黄色;

叶面中脉扁平,叶背微凸起,侧脉每边4-8条,不明显;叶柄长1-5厘米,基部具有由托叶形成的腋生鳞片,鳞片长约1毫米,宽约4毫米,常多少与叶柄合生。

花单生或组成顶生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短而粗,基部有长约4毫米披针形的苞片;花梗粗壮,长达1厘米,中部以上有2枚宽卵形的小苞片;花萼绿色,肉质,干后革质,长1.5-2厘米,裂片卵形至圆形,长约1厘米,边缘膜质;

花冠漏斗状,长约5厘米,质薄,稍带肉质,白色,芳香,花冠管长3-3.5厘米,上部扩大,裂片张开,倒卵形,长2.5-3厘米,宽达2厘米,上部内侧有突起的花纹;

雄蕊内藏,花丝丝状,花药长圆形至长卵形,长5-7毫米;子房椭圆状或卵状,长5毫米,光滑,2室,每室有胚珠多颗,花柱纤细,柱头倒圆锥状或稍呈盾状。

浆果卵状或近圆球状,长3-5厘米,直径2-4厘米,顶端有尖喙,淡绿色,有光泽,基部有宿萼;种子椭圆状肾形,长3-4毫米,藏于果肉中。染色体基数x=11。

繁殖方法:灰莉繁殖,用扦插、播种、压条、分株均可,每种繁殖方法适用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可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但枝条扦插或种子播种繁殖,成苗率高。

播种:灰莉的播种宜于10至12月间采集成熟的果实,脱出种粒后,将其撒播或行播于疏松肥沃的沙壤苗床上,覆土厚度2至3厘米,并加盖稻草或地膜保温防寒,或将其种子沙藏至种粒裂口露白后再行播种。

秋末冬初播下的种子,要到来年春天才能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覆草,加强水肥管理;入夏后搭棚遮阴,可望培育出干形较好的高大植株。

扦插:灰莉自4月底开始至10月均可进行扦插育苗,但最好在6至7月的梅雨期扦插,生根效果比较理想。剪取1至2年生健壮的枝条作插穗,穗长12至15厘米,带2至3个半片叶,下切口最好位于节下0.2至0.3厘米处。

将其扦插于泥炭土、沙壤、蛭石或黄心土中,但以泥炭土的生根效果最好,蒙罩塑料薄膜保湿,晴好天气时注意搭棚遮阴,1至2个月后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分株:3至4月间,当植株刚开始萌动时,将丛状植株从花盆中脱出,或将地栽的丛生植物从土中掘起,抖去部分宿土,在根系结合薄弱处,用利刀切割开来,使每丛至少带2至3根茎干,并带有一部分完好的根系,分别将其另行地栽或盆栽。

再则,它靠近地面的根系上会长出许多萌蘖,可将其从根部带萌蘖截断后另行栽种。

花语:朴素自然,清净纯洁

主要价值:灰莉花大形,芳香,终年青翠碧绿,长势良好,枝繁叶茂,树形优美,叶片近肉质,叶色浓绿有光泽,是优良的庭园、室内观叶植物。

不断放出清新的氧气,室内的人更加精神,工作更加顺利,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提高工作效率。

灰莉的体积通常比较大,放在窗口的位置,当有风吹过的时候,风便会被阻挡,从而改变风向,让风转弯吹到室内。抗污染能力强,适合于道路隔离带、交通主干道道路、林带以及景观节点等地的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