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扁竹兰为扇形鸢尾,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粗壮,黄白色,节明显;叶黄绿色,集生茎顶,叶片宽剑形,花蓝紫色,蒴果椭圆状,种子扁平,半圆形,棕褐色。分布于云南、西藏等地。大扁竹兰花期4~7月,果期8~10月。

大扁竹兰地下根茎粗壮,横走,节明显,节上生须根。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3~5厘米,基部延长成柄,抱茎,全缘,平行脉多而明显。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内有种子1粒。

学名:Irisconfusa,为鸢尾科鸢尾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常生于疏林下、林缘、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大扁竹兰喜温暖向阳、耐旱、耐寒,怕积水。适应性强,在低气温达-17℃的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大扁竹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常生于疏林下、林缘、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于山间疏林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已经广泛用于绿化。

大扁竹兰的繁殖方式

选地整地:根据大扁竹兰的生态习性及生长发育特点,种植地块宜选地形开阔,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平地或向阳山坡地均可,以土壤疏松、土质肥沃的地块为宜。

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深耕细耙,一般3犁3耙,彻底清除一切杂物,同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20千克。

大扁竹兰为浅根性作物,根系扩展幅度有限。根据其生长情况,为满足其所需养分,可将底肥于整地时分2次施入,第一次在翻地前将其1/4撒施田间;第二次在整地做畦开播种穴时,将其3/4按不同播种方法将肥料点施穴内。地整平后,开步道做畦,步道宽40厘米,畦高20厘米,畦宽1.2米,畦面要中间略高,两边稍低,便于覆膜。

繁殖及覆膜技术:大扁竹兰用种子和根茎繁殖。种子繁殖的生产周期长,但繁殖系数高;根茎繁殖的收获早、见效快,但繁殖系数低,长期栽种还会导致种质退化。故生产上宜用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种子繁殖

采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果壳变黄色将要裂口时,连果柄剪下,置于室内通风处晾干后脱粒。

种子特性及催芽处理:采后的种子切勿曝晒,否则增加种皮的坚硬性。大扁竹兰种子具有后熟性,必须在低温湿润条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后熟。春播的种子须进行低温处理才能萌发。

方法是:秋天采收的种子混拌3倍的湿沙,挖坑埋于室外,坑的大小深浅依种量多少而定,保持湿润,不让受冻,翌春挖出播种。秋播的种子须用40~50℃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阴干播种。

播种:大扁竹兰种子繁殖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均可,播种时期因露地和地膜覆盖而有所不同。露地直播者,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秋播在9~10月。一般采用沟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为25厘米×30厘米开沟定穴。

沟深5厘米左右,沟底要平整、疏松,在每穴内施入土杂肥,盖细土约2厘米厚,然后播入催过芽的种子5~6粒。播后覆土压实,适量浇水,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2~3千克,播后20天左右即可出苗。

露地育苗移栽者,春播在3月进行,秋播在9~10月,播前先将畦面浇透水,水渗干后,按行距20厘米横向开沟,深6厘米,播幅宽10厘米,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覆盖拌有土杂肥的细土厚5厘米。

或将事先备好的种子撒播入苗床,覆盖5~6厘米厚的细肥土即可,播后稍加镇压,盖草保湿保温,亩用种量8~10千克。为使大扁竹兰播种当年延长生长期,可利用塑料小拱棚增温,能早播早出苗。

用塑料小拱棚育苗可于1月上、中旬按常规操作方法进行。先将混沙贮藏裂口的种子播入苗床覆上一层薄土后,每天早晚各喷洒1次温水,1星期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到3月中下旬就可定植于大田。

根茎繁殖:在1月下旬,将作种用的大扁竹兰挖出,选生长健壮、鲜黄色、无病虫害的根茎,按每2~3个芽和部分须根切成4厘米长的根段(适当修剪过长的须根,便于栽植成活),待切口愈合后。

将种根茎在浓度为百万分之五十的ABT4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3小时后栽植,这样可促使根茎上的休眠芽萌发和提早出苗。据试验证明,凡经处理的种根茎,和未处理的比较,出苗提早10天,根茎芽出苗率提高30%。

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穴,深15厘米,穴底要平整,挖松底土,在开好的栽种穴内施入拌好的细土。然后每穴栽种1~2段种根。

随即盖上6~7厘米厚的细土,稍压紧并浇透水(最好施腐熟人畜粪尿水),再覆细土与畦面平,随即覆盖地膜,50天左右便可出苗。此时要及时破膜放苗,防高温烧苗。

覆盖地膜:覆盖地膜是大扁竹兰生产上的重要技术措施,而提高覆膜质量是搞好地膜覆盖栽培中的关键一环。地膜超薄易老化,且受覆膜后受农事频繁操作的影响,易于破损,故覆盖作物有效时间最多1年,因此,在大扁竹兰生产周期内每年要更换地膜。

不论是育苗定植,还是根茎栽种,盖膜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育苗定植因畦面上有苗株要在膜上破孔出苗和盖土封严苗孔,多两套工序而已。为了达到盖膜“平、紧、严”的标准,要先将地膜展开置于每畦苗株上,对着苗株开孔,然后套住苗株铺在畦面上。

要注意使苗孔与根的部位对齐,以便在覆盖地膜拉平拉紧时,不致使苗与膜孔错位而损伤苗株,然后在畦面两侧和畦的两头培土,并封好苗孔。对覆膜大田要经常检查,及时封堵破损漏洞。

大扁竹兰在栽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覆膜时间应在1月中旬,以利提高地温,促使大扁竹兰早出苗,虽生长,延长生育期。覆膜前,应清除畦面上的废膜和一切杂物,随后松土深5~10厘米,行间应深些,株间应浅些;同时每亩施入复合肥30千克左右,在植株旁施下,并培土盖严。如土壤干燥,须浇透水,然后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