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别名龙须、蓝草、蓝地柏、绿绒草,茎伏地蔓生,极细软,分枝处常生不定根,多分枝。小叶卵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叶色呈蓝绿色,其主茎纤细,呈褐黄色,分生的侧枝着生细致如鳞片的小叶。

翠云草羽叶细密,并会发出蓝宝石般的光泽,不同凡响,可点缀书桌、矮几,十分可爱。株态奇特,羽叶似云纹,四季翠绿,并有蓝绿色荧光,清雅秀丽,属小型观叶植物,盆栽适合案头、窗台等处陈设。

由于翠云草茎枝具匍匐性,做吊盆亦能展现其柔软悬垂的美感,也可种于水景边湿地,翠云草姿态秀丽,蓝绿色的荧光使人悦目赏心,在南方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适于北方盆栽观赏,于种植槽中成片栽植效果更佳,也是理想的兰花盆面覆盖材料。

形态特征:翠云草为中型伏地蔓生蕨。主茎伏地蔓生,长约1m,分枝疏生。节处有不定根,叶卵形,二列疏生。多回分叉。营养叶二型,背腹各二列,腹叶长卵形,背叶矩圆形,全缘,向两侧平展。孢子囊穗四棱形,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四列呈覆瓦状排列。

翠云草主茎先直立而后攀援状,长50-100厘米或更长,无横走地下茎。根托只生于主茎的下部或沿主茎断续着生,自主茎分叉处下方生出,长3-10厘米,直径0.1-0.5毫米,根少分叉,被毛。主茎自近基部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

无关节,禾秆色,主茎下部直径1-1.5毫米,茎圆柱状,具沟槽,无毛,维管束1条,主茎顶端不呈黑褐色,主茎先端鞭形,侧枝5-8对,2回羽状分枝,小枝排列紧密,主茎上相邻分枝相距5-8厘米。

分枝无毛,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3.8-6毫米。翠云草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质,表面光滑,具虹彩,边缘全缘,明显具白边,主茎上的叶排列较疏,较分之上的大,二形,绿色。

生长习性:翠云草喜温暖湿润及半荫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0~26℃,冬季温度维持在5℃以上。要求腐殖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翠云草生于海拔40~1000m的山谷林下,翠云草也常生于山谷林下或溪边阴湿处以及岩洞石缝内。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

翠云草的作用用途

景观用途:翠云草株态奇特,羽叶似云纹,四季翠绿,并有蓝绿色荧光,清雅秀丽,属小型观叶植物,盆栽适合案头、窗台等处陈设。

盆栽用途:翠云草姿态秀丽,蓝绿色的荧光使人悦目赏心,在南方是极好的地被植物,也适于北方盆栽观赏,于种植槽中成片栽植效果更佳,也是理想的兰花盆面覆盖材料。

观赏价值:翠云草更适合家庭居室的装饰,绿化、美化,适于家厦居室盆栽观赏。较大的盆栽翠云草,可置于较荫的窗台或阳台上。尤其在每年的4-5月间,或初夏的梅雨时节,盆栽翠云草经轻雨梳洗,如倩女美发,飘摇披拂。此时,盆栽翠云草长得青翠碧绿,绿鳞片片,是翠云草的最佳观赏期,很耐人观赏。

净化空气:翠云草既能调节室内空气,消除污染,又能醒脑提神。

园林用途:翠云草作为小型盆栽喜阴观叶植物,枝叶青翠如绿云片片,层层积翠,细枝密生小叶如绿鳞,置放案头、茶几之上,便显得绿意潇洒,景色悠然,有生气勃勃之感;在居室角隅的高脚花架上,摆上一盆中型翠云草,枝密小叶甸旬茎从盆口伸出,垂于盆边,随风摇曳,风度雅致。

翠云草的繁殖方式:翠云草常用繁殖分株和扦插繁殖的方式。

分株:翠云草分株在4-5月换盆时进行,将生长密集株丛扒开分栽,放阴湿环境下即可。扦插可在春季修剪时,将剪下的茎枝直接扦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约半月生根。

生殖特点: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5.0-25毫米×2.5-4.0毫米;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全缘,具白边,先端渐尖,龙骨状;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或中部的下侧或上部的下侧。大孢子灰白色或暗褐色;小孢子淡黄色。

翠云草的病害防治

叶斑病:受害翠云草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由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引起的叶斑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