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亦称婆妇草,药虱药,是百部科的植物。百部为多年生草本,地下簇生纺锤状肉质块根,茎上部攀援它物上升。卵形叶,2-4片轮生节上。初春开淡绿色花,花梗贴生于叶主脉上,像花从叶上长出一样。

分布于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400米的地区,块根可入药,有毒性。外用可驱除蚊虫,内服有止咳的功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叶2-4(-5)枚轮生,纸质或薄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9(11)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边缘微波状,基部圆或截形,很少浅心形和楔形;

主脉通常5条,有时可多至9条,两面均隆起,横脉细密而平行;叶柄细,长1-4厘米;花序柄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状花序,花柄纤细,长0.5-4厘米;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

花被片淡绿色,披针形,长1-1.5厘米,宽2-3毫米,顶端渐尖,基部较宽,具5-9脉,开放后反卷;雄蕊紫红色,短于或近等长于花被;花丝短,长约1毫米,基部多少合生成环;花药线形,长约2.5毫米。

药顶具1箭头状附属物,两侧各具一直立或下垂的丝状体;药隔直立,延伸为钻状或线状附属物;蒴果卵形、扁的,赤褐色,长1-1.4厘米,宽4-8毫米,顶端锐尖。

熟果2爿开裂,常具2颗种子。种子椭圆形,稍扁平,长约6毫米,宽3-4毫米,深紫褐色,表面具纵槽纹,一端簇生多数淡黄色、膜质短棒状附属物。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长习性:喜较温暖、潮湿、阴凉环境,耐寒,忌积水。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人工栽培时应选择阴凉的生态环境,肥沃疏松的土壤、地角,溪旁屋后,树林间下栽种。

百部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于霜降前、后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12-15厘米开2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沟内,覆土1厘米左右,稍加镇压。第2年春出苗。春播的于“清明”前后播种,方法如前。播种后浇透水,并可用草覆盖,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约10厘米时可移栽。每亩播种量1.5-2kg。

分根繁殖:“春分”前后即萌芽前,挖出全根,将大的剪下加工药用,取上部根茎,按根茎上芽头多少进行分选,每株要有2-3个芽头并带34个块根,将断根和粗根、病虫伤根捡出作药。

在整好的畦里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开穴,穴内先放一些腐熟厩肥(包括草木灰),每穴栽1株,保持芽头与土面垂直,覆土3厘米左右。浇透水,待水渗下后覆土盖平,每亩栽苗10000株左右。

百部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依据其生长习性,选好适宜土壤,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圈肥、土杂肥或堆肥4000kg左右、过磷酸钙20,草木灰适量,充分混匀后均匀地撒在地表,深翻30厘米左右,整平耙细。做成宽1-1.3米的平畦或高畦,四周开挖较深的排水沟。

田间管理

排灌和除草:幼苗出土前,旱时要浇水;幼苗出土后,不可浇水太多,以免地温低而影响生长。春、秋季干旱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生长。雨季注意清理和疏通排水沟,防止积水烂根。每年4月和6月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

间苗、定苗:苗高约3厘米时,浅锄一遍,并间掉过密的弱苗。苗高约6厘米时进行定苗,同时结合中耕除草。

追肥:追肥要结合中耕浇灌,第1次在4月齐苗后,每亩施人畜粪约1500kg;第2次于6月花果期,每亩施人畜粪约2000kg;第3次于秋、冬倒苗后,每亩将土杂肥约2000kg与过磷酸钙50混合拌匀后撒于地面,结合培土壅蔸,以利于百部安全越冬。

引蔓上架:苗高约15厘米时,在株旁插1根架条,以供蔓茎缠绕,并将相邻架条的顶端,每3-4个系在一起,使其更为坚固,便于管理。

摘除花蕾:5-6月,除留种植株,应将所有花蕾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

种植遮阳作物:于“清明”前后,在畦埂上种植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既使幼苗荫蔽,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培土:秋末地上茎叶全部枯萎后,清理枯枝落叶残株,在根际周围进行一次培土,并结合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