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果又名雅美果、亚美果、黄金果、加蜜蛋黄果,成年树高4至16米,叶互生,单叶簇生枝端。花两性,单生或数朵丛生叶腋处,每结果枝开花20至280朵,浆果卵圆形或圆球形。

柱头宿留,直径6至12厘米,果100克至600克,大者可达1500克,幼果绿色,成熟时黄色,果皮光滑,革质厚约5毫米。未成熟时有乳汁,果肉乳白色,透明胶状睬清甜,宜鲜吃或做水果沙拉。

黄晶果的形态特征:黄金果(Abiu或caimito)又称黄晶果、加蜜蛋黄东及爱蜜果等。黄金果口感介于洋香瓜和芒果之间,甜度可达14度,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钙、磷、铁及多种维他命等。

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未熟果有涩味,成熟后甜而具芳香,带有微粘之乳汁,呈半透明胶质状,甜度12-15度之间,果肉含水份74﹪,种子1-4枚,夏季果实自开花至采收需60-70天。

冬季果实生长期可达80天。果实易遭小昆虫危害影响商品价值,尤其是以果蝇最严重,套袋或网室栽培可有效防止虫害,尤其果蝇之危害,亦可增加着色及果实美观。

黄晶果的生态习性:黄晶果为热带果树,喜温暖潮湿之气候,温度最好在10℃以上,20-35℃最为适合,雨量在1000-3000mm平均分布者较佳,于终年温暖潮湿之地生长良好。

台湾中部海拔500m以下仍可生长,冬季遇10℃以下温度可能使叶片黄化落叶,幼株不耐寒害,喜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不耐积水但微耐旱,土壤pH值在5.5-7.5均可生长。

黄晶果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果实成熟后,剖取种子,洗去种皮之黏质物,立即播种于砂床或培养土中,发芽率可达 85%以上,千万不可将种子晒乾或放置于冰箱内贮藏,以免失去发芽力。

一般播后 3~4 周即可发芽,育苗期间若水分供应不当,容易有根腐情形,致葉片黄化似缺铁症。目前黄金果的繁殖仍以实生苗为主,其幼年期短,定植后 3 年即可结果,为目前最主要供苗的方法。

无性繁殖:若发现优良株系,可用嫁接、或高压等无性繁殖方式,以确保优良母株的特性,但因繁殖速率不高,目前无性繁殖苗无法配合市场需要,以致植株表现多少会有变異。嫁接时期以春、秋兩季为适,嫁接方法有切接、靠接、芽接等。

利用嫁接繁殖苗木,具有缩短幼年期,提早开花结果,亦能确保品种纯正,不产生变異,因此,未來必须克服嫁接技术,提高嫁接成活率;高压繁殖时选取 1~2 年生的外侧健壮枝,树皮环剥 2 公分宽,之后覆以湿土或水苔,2~3个月后可发根,待根系发达后截取下,即可假植或定植。

定植:黄金果的行株距约为 5~6m,嫁接苗在种植后第 2 年、实生苗在定植后第 3年即可开始结果,第 5 年即可进入盛产期。定植后不需刻意的修剪,仅需适度去除徒长枝使植株矮化,避免遭受风害而使枝条断裂。为了使树形张开,苗期宜摘心,促进分枝,稍微加以诱引拉开主枝,控制株高在 2~2.5m 以内,方便采收管理。

施肥:中国目前尚未有黄金果的肥培试验,根据澳洲的试验报告,四年生之结果龄树,每年施肥四次,依N:P2O5:K2O:MgO=12:12:17:2 之比率施用,每年每株约施 2.75 Kg。幼龄树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以促进幼苗生长。

黄晶果的病虫害防治:目前为止,黄金果在台湾的病虫害种類甚少,且因果实圆滑鸟類也甚少为害,仅东方果实蝇及粉介壳虫为害较严重。在防治上可參考小浆果類的用药,惟在使用前需先做小面积试验,确认无药害后才做大面积防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东方果实蝇:为黄金果最主要的虫害,为害相当严重,防治上是以含毒之甲基丁香油诱殺或以芬殺松、芬化利乳剂 1000 倍等药剂防治。此外,套袋或网室栽培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防治次數,套袋应在著果后 3 星期,于果实直径 3 公分以上时套上白色纸袋,其他材质套袋对果实著色或品质较不理想,太早套袋果实容易落果。

粉介壳虫:一般甚少发生,但因发生时会诱发媒病,影响葉片的光合作用及污染果皮,降低果实商品价值。防治方法可參考小浆果類使用 40%灭大松乳剂1000 倍等有机磷剂防治之;套袋亦有隔绝效果,惟袋口应紧密。

蚜虫:主要发生于新梢、小花处,吸取枝葉汁液使葉片卷曲,并诱发媒病,可利用2.8 %毕芬寧乳剂1500倍或50%达马松溶液1000倍來防治。

黄晶果的作用用途:黄晶果为山榄科常绿热带果树 ,大多为少量或尚未经济栽培之果树,部分仍具有发展之潜力。原产亚马孙河上游之常绿果树,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千里达以至巴西均有栽培,巴西、秘鲁等中南美洲以外地区较少见。

1914 年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南部,发现幼株不耐低温寒害。台湾最早约20 年前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王德男主任自新加坡引进,其后屏东科技大学又自菲律宾大学及夏威夷引进大果品系。

栽培面积预估已超过100 公顷,各地市场均可见到果实贩卖。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有零星栽培,消费者尚难于市面上見到,物稀为贵之下,销售价格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