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婆婆纳是玄参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柔毛。茎自基部分枝,下部伏生地面,斜上,叶在茎基部对生,上部互生。花单生于苞腋,花冠淡蓝色,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各地都有生长,南部更为普遍,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也为常见入侵植物。

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可治疗风湿痹痛,肾虚腰痛,外疟等症。波斯婆婆纳为一年生或越年生阔叶杂草。阿拉伯婆婆纳是一种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的区域性恶性杂草,繁殖力强,防除较为困难,因而危害性较大。主要为害小麦、大麦、菠菜、填菜等。

形态特征:波斯婆婆纳的总状花序很长;苞片互生,与叶同形且几乎等大;花梗比苞片长,有的超过1倍;花萼花期长仅3-5毫米,果期增大达8毫米,裂片卵状披针形,有睫毛,三出脉;花冠蓝色、紫色或蓝紫色,长4-6毫米,裂片卵形至圆形,喉部疏被毛;

雄蕊短于花冠。蒴果肾形,长约5-毫米,宽约7毫米,被腺毛,成熟后几乎无毛,网脉明显,凹口角度超过90度,裂片钝,宿存的花柱长约2.5毫米,超出凹口。种子背面具深的横纹,长约1.6毫米。波斯婆婆纳花期3-5月。

生长习性:波斯婆婆纳生于路边、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成为黄瓜花叶病毒、李痘病毒、蚜虫等多种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麦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同时也寄生在该种植株上。

波斯婆婆纳的栽培技术:由于该种处于作物的下层,通过作物的适度密植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草害;将旱旱轮作改为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控制这种杂草的发生;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杀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剂能够有效地杀灭该种;刺盘孢属某些真菌可使该种染炭疽病。波斯婆婆纳可采用种子繁殖。

波斯婆婆纳的园林用途:每年有两次萌发高峰,分别在11月底和3~4月。波斯婆婆纳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茎着土易生出不定根,重新形成植株。正因波斯婆婆纳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故可将波斯婆婆纳种植在裸露的地表上,快速覆盖地表。

波斯婆婆纳的病虫害防治:始载于《江苏植物名录》(1919~1921年)。1933年采自湖北武昌。生于路边、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成为黄瓜花叶病毒、李痘病毒、蚜虫等多种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麦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同时也寄生在该种植株上。

阿拉伯婆婆纳主要危害麦类、油菜等夏熟作物,也严重危害玉米、大豆、棉花等秋季作物的幼苗生长,生于路边、宅旁、旱地夏熟作物田,特别是麦田中,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同时成为黄瓜花叶病毒、李痘病毒、蚜虫等多种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分布在菠菜、甜菜、大麦等作物根部的病原菌同时也寄生在该种植株上。

常见方法:由于该种处于作物的下层,通过作物的适度密植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草害;将旱旱轮作改为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控制这种杂草的发生;绿麦隆、绿磺隆、甲磺隆、杀草丹、除草醚等除草剂能够有效地杀灭该种;刺盘孢属某些真菌可使该种染炭疽病。

农业防治:制定合理的种植轮作制度,形成不利于杂草生长和种子保存的生态环境,缩短土壤种子库内杂草子实的寿命,降低第二年的杂草基数,达到杂草管理的科学性和长效性,控制波斯婆婆纳等喜旱性杂草的发生。

麦田防除:在稻麦轮作田,于小麦播后7~14天,每亩用20%麦草宁5克,加水0.5公斤稀释后加水40公斤喷雾。11月底至12月上旬,小麦分蘖后、杂草2~3叶期,每亩用775%巨星干悬剂1.2克加水喷雾。

小麦出苗后、杂草3~6叶期,每亩用5.8%麦喜悬浮剂10毫升,加水30~40公斤喷雾。小麦3叶期至拨节前,每亩用奔腾5克,加水40公斤喷雾。麦苗返青分蘖至拔节期,每亩用20%使它隆30毫升、2甲4氯125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

菜田防除:杂草苗期、油菜越冬期,每亩用10%高特克2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油菜播种前和移栽后,每亩用70%草长灭250克,加水30公斤喷雾。杂草2~3叶期、直播油菜6~8叶期或移栽油菜移栽返青后。

每亩用好实多50~55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不要用于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田。直播油菜6~8叶期或移栽油菜返青期、杂草2~3叶期,亩用50%高特克悬浮剂26~3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