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菊(Garden cosmos)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秋英属,又叫秋英、大秋樱、格桑花、八瓣梅、扫帚梅。波斯菊又名秋英,大波斯菊,原产墨西哥。喜光,耐贫瘠土壤,忌肥,土壤过分肥沃,忌炎热,忌积水,对夏季高温不适应,不耐寒。

需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属菊科,秋英属。草本植物,细茎直立,单叶对生,头状花序着生在细长的花梗上,顶生或腋生。筒状花占据花盘申央部分均为黄色。瘦果有椽,种子寿命3~4年,干粒重69。花期夏、 秋季。

生态习性:波斯菊原产于墨西哥。为一年生草本花卉;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怕半阴和高温。波斯菊花期长,花大色粉,稀疏潇洒,花姿柔美可爱,风韵撩人,盛开时花海一片,颇富诗意。迎着风忽左忽右,舞步比芭蕾舞者更轻盈,叫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波斯菊喜温暖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怕半阴和高温,最佳发芽适温为18-25,发芽限制温度为10-30,生长最佳适温为10-25,发芽期:5-8天,开花期:2-3个月。

波斯菊的栽培技术

移植:幼苗具4片-5片真叶时移植,并摘心,也可直播后间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则生长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过肥,枝叶易徒长,开花减少。7月-8月高温期间开花者不易结子。波斯菊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枝叶茂盛开花较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齐、开花不断。

光照:波斯菊性强健,喜阳光,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能积水。若将其栽植在肥沃的土壤中,易引起枝叶徒长,影响开花质量。

施肥:苗高5厘米即行移植,叶7枚-8枚时定植,也可直播后间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则生长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过肥,枝叶易徒长,开花减少。或者在生长期间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天旱时浇2次-3次水,即能生长、开花良好。7月-8月高温期间开花者不易结子。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于清晨采种。

摘心:波斯菊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叶茂花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齐、开花不断。其生长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波斯菊植株高大,在迎风处栽植应设置支柱以防倒伏及折损。

一般多育成矮棵植株,即在小苗高20厘米-30厘米时去顶,以后对新生顶芽再连续数次摘除,植株即可矮化;同时也增多了花数。栽植圃地宜稍施基肥。采种宜于瘦果稍变黑色时摘采,以免成熟后散落。

采种:该种幼苗期需经短日照处理才能正常开花,应掌握适宜的播种时间;宜露地直播,亦可育苗;播种覆土约1厘米,约5天-10天出苗;幼苗具4片-5片真叶时移植。7月-8月高温期间开花者不易结子;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应于清晨采种。

管理:对肥水要求不严,在生长期间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高中型品种花前需设支柱,以防风灾倒伏;其生长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炎热时易发生红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经50天-60天即可开花,植株矮小而整齐,作国庆节使用。

防止倒伏:想培育成株矮、不会倒伏的大波斯菊,应采取以下对策:波斯菊株形相对较高而稀疏潇洒、花大而美丽,然而往往因此而出现倒伏,大煞风景。对波斯菊的倒伏,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7月-8月份进行播种。在此期间播种的波斯菊10月份就能开花,并且植株矮而整齐。摘心。

在波斯菊的生长期需进行多次摘心,一方面可以使整个植株矮化,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萌发分枝增加花朵数。少施肥浇水。过多的肥水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长而产生倒伏,并且开花稀少。

波斯菊的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波斯菊用种子繁殖。中国北方一般4月-6月播种,6月-8月陆续开花,8月-9月气候炎热,多阴雨,开花较少。秋凉后又继续开花直到霜降。如在7月-8月播种,则10月份就能开花,且株矮而整齐。

波斯菊的种子有自播能力,一经栽种,以后就会生出大量自播苗;若稍加保护,便可照常开花。可于4月中旬露地床播,如温度适宜约6天-7天小苗即可出土。3月下旬4月上旬,将种子播于露地苗床。

地温在较低的15℃时也可发芽,但是如果很早就播种的话,就会长成高度2m的巨株,会因台风或植物的重量而容易倒伏。也有播种之后过50天-70天就开花的早开品种,所以要分早开和秋开来播种。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在5月进行,可选取粗壮的顶枝,剪取8厘米至10 厘米长的一段作插条,以3株至5株为一丛插于花盆内,盆宜埋在土中,露出地面4厘米至5厘米,进行浇水遮阴,半个月后即生根。生根后每 15天施薄肥液1次,长到15厘米时再摘去顶芽,促使多分枝。若肥水控制得当,45天左右便可见花。

在生长期间也可行扦插繁殖,于节下剪取15厘米左右的健壮枝梢,插于砂壤土内,适当遮荫及保持湿度,6天-7天即可生根。中南部地区4月春播,发芽迅速,播后7天-10天发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插后15天-18天生根。

波斯菊的病害防治:波斯菊主要的病虫害常有叶斑病、白粉病危害。可用50%托布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酒。虫害有蚜虫、金龟子危害、用10%除虫精乳油2500倍液喷杀。炎热时易发生红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

白粉病:症状发病部位为叶片、嫩茎、花芽及花蕾等,明显特征是在病部长有灰白色粉状霉层(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阻,叶片扭曲,不能开花或花变畸形。病害严重时,叶片干枯,植株死亡。

病原蓼白粉菌[ErysiphepolygoniDC.],属子囊菌亚门。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分生孢子柱形,子囊果聚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附属丝不分枝或不规则分枝,弯曲,子囊长或短卵形,子囊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 病菌的无性阶段为白粉孢(OidiumerysiphoidesFr.)。 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的病芽、病枝上越冬,次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萌发后侵入寄主吸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