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背面呈紫红色,正面呈深绿色,叶肉厚,含水量高,含花青素。红凤菜其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食用。红凤菜含丰富的营养,具有清热、消肿、止血、生血的功效,是得天独厚的绿色食品和营养保健品。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柔软,基部稍木质,上部有伞房状分枝,干时有条棱。叶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楔状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或近无柄而多少扩大,但不形成叶耳。

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或小尖齿,稀近基部羽状浅裂,侧脉7-9对,弧状上弯,上面绿色,下面干时变紫色,两面无毛;上部和分枝上的叶小,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具短柄或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0毫米,在茎、枝端排列成疏伞房状;

花序梗细,长3-4厘米,有1-2(3)丝状苞片。总苞狭钟状,长11-15毫米,宽8-10毫米,基部有7-9个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约13个,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11-15毫米,宽0.9-1.5(2)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条明显的肋,无毛。

小花橙黄色至红色,花冠明显伸出总苞,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花药基部圆形,或稍尖;花柱分枝钻形,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淡褐色,长约4毫米,具10-15肋,无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5-10月。

生长习性:红凤菜喜冷凉气候,要求全年日均气温15-19℃,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5℃。适宜根状茎萌发的日均气温为8-22℃,嫩茎生长最适宜温为日平均20-28℃。30℃以上其茎秆木质化速度加快,30℃以上或8℃以下生长缓慢。茎、根可露地越冬,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休眠期。秋季开花至翌年春季。

红凤菜的繁殖方式

扦插:在台湾全年可生长,少有病虫害,种植红凤菜常用扦插法,将末端带有数片嫩叶的茎,浅埋到土壤里即可。这是栽培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华南地区周年可进行,其他地区以4~8月份为宜。

若用保护地栽培则同样可进行周年扦插。 扦插前要准备好苗床,选土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壤土进行耕翻、耙平,作为1.2~1.3m宽的畦,畦高20cm,畦长20m左右。

从母株上选择生长充实的枝条剪下做插条,每根插条长10cm左右,剪口削成斜面,插条上端留2~3片叶,下端叶片剪除。扦插时,先用一小棍与畦面成45度角斜向插入,抽出小棍,再将插条顺势插入,入土深5~7cm,用手按紧土,使插条与土紧密接触。

扦插完后立即灌透水,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度80%以上,约1个月左右,新根长出即可移栽。也可直接在定植地上扦插。若繁殖少量植株,还可用瓶子装水进行水插,约半个月即可长出根系,即可栽种。

分根:早春2月份萌芽前,将地下宿根挖起,分切成数株,栽于苗床或定植穴内,勤浇水保持湿润,亦可长出新株。

定植:苗床中经扦插或分根繁育的苗子,约40~50天即 可定植。 为了获得高产和优质产品,紫背菜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夏季烈日曝晒少、冬季又较温暖的地方。

要求地势 高燥、不积水、地下水位60cm以下。选好地后,要进行深翻, 并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栏粪3000~5000kg,石灰200kg,草 木灰100kg,然后做窄畦。

哇宽0.6~0.9m,高明cm,长30 m左右,每畦种2~3行,行距30cm,株距15~20cm,栽植 深度比苗床深2~3cm。栽后立即浇水,促进成活。因苗子根 系较弱,移苗时尽量带土、少伤根。

红凤菜的采收储存

采收1:嫩茎长至15-20厘米时采收,用快刀从植株离畦面3-5厘米处割下,拣去残叶和黄叶片,分级捆把,排放在蔬菜框或保鲜袋内出售。采收后清理畦面,人工除草或每亩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毫升、15%精稳杀得乳油60毫升防除杂草。分批采收,每采摘2-3次追肥水1次,每亩施尿素5千克,促进茎秆发芽生长。

采收2:移植后,约25天左右就可开始采收。采收上部嫩茎叶7~8片,长约15厘米,第一次采收时,在茎基留2~3节,使新发生的嫩茎略呈匍匐状,经半个月后又可进行第二次采收。从第二次采收起茎的基部只留一节,这样可控制植株的高度和株形。南方冬季生长较慢,每月采收一次。北京地区4~10月份均可收获,8~9月为采收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