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芋,别名:白掌、苞叶芋、一帆风顺。属天南星科、白鹤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鹤芋翠绿叶片,洁白佛焰苞,非常清新幽雅,是世界重要的观赏花。它还是可以过滤室内废气的能手。

对付氨气,丙酮,苯和甲醛都有一定功效。20世纪初开始应用于盆栽观赏,到80年代在欧洲已十分流行,视白鹤芋为"清白之花",具有纯洁平静、祥和安泰之意。

形态特征:白鹤芋的花葶直立,高出叶丛,佛焰苞直立向上,稍卷,白色,肉穗花序圆柱状,白色。常见高45厘米。株高40厘米叶大、灰绿色。大型种,叶深色,花小、白色,生长慢。

用119厘米盆,栽植后8个月开花。花序为一肉穗花序,花两性或单性,花被缺或为4个鳞片状体;雄蕊1至多数,分离或合生成雄蕊柱,退化雄蕊常存在;子房1,由1至数心皮合成。白鹤芋的花期一般为5—8月。

生长习性:白鹤芋喜阳、不耐寒、较喜水、较喜肥。白鹤芋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白鹤芋叶片较大,对湿度比较敏感。夏季高温和秋季干燥时,要多喷水,保证空气湿度在50%以上,有利于叶片生长。

高温干燥时,叶片容易卷曲,叶片变小、枯萎脱落,花期缩短。白鹤芋怕强光暴晒,夏季遮荫60%~70%,但长期光照不足,则不易开花土壤以肥沃、含腐殖质丰富的壤土为好。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

家庭栽培:白鹤芋可用分株和播种繁殖。生长健壮的植株两年左右可以分株一次,一般于春季结合换盆时或秋后进行。在新芽生出前将限个植株从盆中倒出,去掉旧培养土。

在株丛基部将根茎分割成数丛(每丛含有3个以上的芽),用新培养土重新上盆种植。开花后的白鹤芋经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种子,可随采随播,用于繁殖。但由于白鹤芋株丛分蒙速度很快,故繁殖多用分株法。

白鹤芋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不可用粘重土壤,一般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拌和少量珍珠岩配制成基质;种植时加少量农家肥作基肥。由于其生长分菜快,需肥量较大,故生长季每1~2周须施一次液肥;

同时供给充足的水分,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高温期还应向叶面和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如周围环境太干燥,新生叶片变小、发黄,严重时枯黄脱落。秋末及冬季应减少浇水量,保持盆土微湿即可。

它要求半阴条件,生长季须遮阴60%~70%。如光线太强,叶片容易灼伤、枯焦,叶色暗淡,失去光泽;但长期光线太暗,植株生长不健壮,且不易开花。白鹤芋为喜高温性种类,长期低温及潮湿易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枯黄,所以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同时保持盆土湿润。

贮存运输:盆栽白鹤芋在贮运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3~16℃,相对湿度80%~90%,能耐黑暗环境30天。

白掌的繁殖方式:白鹤芋常用分株、播种和组培繁殖。

分株繁殖:以5~6月进行最好。将整株从盆内托出,从株丛基部将根茎切开,每丛至少有3~4枚叶片,分栽后放半阴处恢复。

播种繁殖:开花后经人工授粉,可以得到种子。采种后需立即播种,发芽温度为30℃,播后10~15天发芽。如发芽时遇温度过低,种子易腐烂。

组培繁殖: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白鹤芋在美国、德国已开始进行组培繁殖。以幼嫩花序和侧芽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在添加10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2毫克/升吲哚乙酸的MS培养基上,40~45天后长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再把不定芽转移到添加吲哚乙酸2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30~40天诱导生根,成为完整植株。

白掌的病害防治

危害叶片:白鹤芋常见细菌性叶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叶片,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另有根腐病和茎腐病发生,除注意通风和减少湿度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介壳虫:有时发生介壳虫和红蜘蛛危害,用50%马拉松乳油1500倍液喷杀防治。防治方法:方法是用抹布擦拭、喷施风油精或洗衣粉500倍液、喷施杀扑磷、虱蚧宁、国光蚧克等进行防治,效果均良。

一般通风不良是诱导此虫害的主要原因,介壳虫吮吸花卉植物的汁液,一般不移动,擦拭去除即死亡,为最环保的方法,但一定要擦拭干净。注意喷药杀灭后,死亡的介壳虫也不能掉落。以后要加强通风管理,是预防病虫害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