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莓(学名:Rubus corchorifolius L. f.),又名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 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为柔毛。

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多生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2-3月,果期4-6月。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

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解毒、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分布于日本、越南、朝鲜、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西藏、东北、青海、新疆等地。

形态特征:花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上;花梗长0.6-2厘米,具细柔毛;花直径可达3厘米;花萼外密被细柔毛,无刺;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毫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顶端圆钝。

长9-12毫米,宽6-8毫米,长于萼片;雄蕊多数,花丝宽扁;雌蕊多数,子房有柔毛。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1-1.2厘米,红色,密被细柔毛;核具皱纹。花期2-3月,果期4-6月。

生长习性:山莓多生于向阳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海拔200-2200米。特别是刚开垦的生荒地,只要有山莓营养繁殖体,即以根蘖芽成苗,改变周围生境。系荒地的一种先锋植物,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有阳叶、阴叶之分。

山莓的繁殖方式:山莓芽、茎、根都能繁育成苗,是一种繁殖方法较多、繁育途径也便于选择的果树树种。山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种子培育出实生苗,实生苗的变异很大。

对技术要求高,所以有性繁殖只用于培育新品种。生产上使用的均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品种变异小,繁殖容易,结果早。  无性繁殖通常有扦插法、分株法和压条法三种方法。

扦插法:秋季剪留40厘米的1年生枝条,放入窖内贮藏,早春将枝条两端按20厘米株距插入1米宽的畦内,每畦插2行,插条成弓形,待发出新梢生根后,将枝条从中剪断,变成2株小苗。

分株法:在山莓类群中,很多品种如海尔特滋、诺娃、维拉米、米克等根上易自然形成不定芽,萌发后长出地面则形成了很多根蘖苗。在山莓生产园中这些根蘖苗往往作为杂草而随时遭清除。

若能将这些根蘖苗科学利用便形成了分株繁殖途径。一般在6-9月正当山莓根蘖苗大量发生并旺盛生长期,分批、分期地将长到20厘米以上半木质化的根蘖苗挖出,挖时注意保持根系完好。而后集中栽植于育苗圃中,株行距为(15-20厘米)×30厘米。

栽后充分浇水,及时除草、松土,并在缓苗后追1次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入秋后再喷1-2次磷、钾肥。这样则构成了根蘖苗归圃管理的分株育苗技术。落叶后起苗,分类、计数并防护越冬,第2年春季便可用于建园栽培。

压条法:山莓品种的营养枝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先端则弯曲下垂。若对这些下垂枝及时摘心,又可1枝出多枝。当所出分生枝长至加20厘米左右时则在距母株1米以外处挖15-20厘米深浅沟将其埋于沟中,覆土5-7厘米。

经2-3周后压枝便可生根。在苗长至40-50厘米时将沟填平,保证新苗正常生长。压条后也须及时除草、浇水,并喷肥2-3次。这样越冬前则可长成多苗。

山莓的作用用途

经济:山莓是灌木型果树,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广泛栽培,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引入中国后也得到快速发展,在很多省、市、自治区都得到广泛种植。因其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经济效益较好。

食用:果味甜美,含糖、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山莓浆果所含的各种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具有促进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