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球姜是姜科姜属植物,拉丁学名Zingiberzerumber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印度至马来半岛等地,我国内台湾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均有分布。红球姜喜半阴,喜温热气候,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红球姜具有观赏及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红球姜具块状根茎。叶成二列,叶鞘抱茎。叶长圆状披针形。穗状花序着生于花茎顶端,近长圆形,松果状。苞片密集,覆瓦状排列,幼时绿色,后转红色。小花具细长花冠筒,檐部3裂,白色。花期夏、秋季。根茎块状,内部淡黄色;株高0.6-2米。

红球姜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3-8厘米,无毛或背面被疏长柔毛;无柄或具短柄;叶舌长1.5-2厘米。总花梗长10-30厘米,被5-7枚鳞片状鞘;花序球果状,顶端钝,长6-15厘米,宽3.5-5厘米;

苞片覆瓦状排列,紧密,近圆形,长2-3.5厘米,初时淡绿色,后变红色,边缘膜质,被小柔毛,内常贮有粘液;花萼长1.2-2厘米,膜质,一侧开裂;花冠管长2-3厘米,纤细,裂片披针形,淡黄色,后方的一枚长,长1.5-2.5厘米;

唇瓣淡黄色,中央裂片近圆形或近倒卵形,长1.5-2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2裂,侧裂片倒卵形,长约1厘米;雄蕊长1厘米,药隔附属体喙状,长8毫米。蒴果椭圆形,长8-12毫米;种子黑色。红球姜花期:7-9月,果期:10月。

生长习性:红球姜喜半阴,喜温热气候,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红球姜为喜半荫植物,生于林下荫湿处,适于各种土壤生长,以肥沃、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质壤土、腐殖质土种植最好。

红球姜喜温热气候,植株对强光照反应敏感,喜阳耐半荫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11月份以后,温度低于20℃以下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地上部分开始萎蔫、凋谢。冬季休眠,可剪除地上部枯枝败叶,土壤保持半湿润状态,不宜太干。翌年3月植株开始萌芽。

在35℃以上高温条件下能生长良好,但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否则花茎缩短,植株呈萎蔫状,但怕渍,积水易引起根茎腐烂。整个生育期要求有较适当的肥水供应即可,切不可肥水太多,否则引起植株徒长,地下部不再抽苔开花,严重影响产量。

红球姜的种植方式

当春季发生新枝时分株繁殖。红球姜以无性繁殖为主,有分株法与切割块茎法两种繁殖方法,即可将从母株长出的侧芽分株成独立株,也可以在春季将块茎挖起2~3个芽为一小块来切割繁殖。

种苗繁殖技术:红球姜以无性繁殖为主,一般采用分株法、分地下茎法繁殖,生产上大面积栽培时可用工厂化组培快繁育苗。用分地下茎法繁殖一般在春季进行,将地下之块茎挖起以1~2个芽连根茎用利刀切开种植于大田即可,切口注意消毒处理。

种植季节及种植方式:红球姜宜春、夏季栽培。在广州地区栽培最适季节为春季3~4月份,此时温度上升,姜芽正处于萌动状态,种植后能迅速萌芽生长,有利于当年获取高产。夏季也可栽培,但此时栽培营养生长期缩短,不易获得高产。冬季受短日照及温度影响,即使采用保护地栽培,也不能生产。

红球姜性喜阴凉环境,在有树荫稍透光的环境条件下能抽出漂亮的花球,产量也高,但怕渍,多采用单行、双行高畦栽培或成片种植于山坡阴湿树林下。种植密度为40厘米×40厘米,亩植4000~5000株苗或块茎。

分球法:春季2~3月,选择粗壮块茎,用枝剪或利刀剪切成5~10厘米长韵小块茎,茎上留1~3个芽,然后在切口处涂上草木灰,防止细菌感染,便可栽种。红球姜发芽后,当苗长到10~20厘米时,用利刀从母株的块茎上将小苗分割出来,小苗尽可能同小块茎连在一起,保持根茎完整,栽种时容易成活。

红球姜分蘖性不强,一枝母枝一年分蘖4~6个侧芽。红球姜花期很长,一般为6~12个月。种植前施上底肥,亩植2000~3000株,可整片种植,也可与小灌木混种,即一排小灌木,一排红球姜。若整片种植,不宜密植,1.2米包沟起低垄,种双行,株距40厘米。

组培快繁育苗:生产上大面积栽培时可用工厂化组培快繁育苗。组培育苗全年均可进行,其组培技术为:以地下茎为外植体,消毒后,在MS+6-BA5.0mg/L+NAA0.2mg/L培养基上进行芽的诱导,长芽后及时转入MS+6-BA3.0mg/L+NAA0.1mg/L培养基上诱导丛芽,最后转入MS+NAA0.1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观赏价值:红球姜花序形状奇特,可作观赏用。红球姜前期每天都能开出多朵小白花,但观看价值不高,最佳观赏期是苞片全部转为鲜红色,远看似一团火球。红球姜7~8月淡绿色球状花序上的苞片内开出多枚黄色小花,到9~10月逐渐变成红色球果状花序。亭亭玉立,形似红蜡烛,又象火焰球,因此得名。